一、对恋爱的理解

情感行为

恋爱是一个愈加强烈的情感行为,想要为对方付出,依偎在对方身边,占有对方的行为

最能诠释出这样行为的,或许是初高中彼此皆是初恋的那段恋爱。

两个善良纯洁的人顺着彼此对着对方的冲动和青涩的小心翼翼逐渐和彼此一起做的一件又一件事。

最初恋爱的样子或许就是借着情感的驱动,将自己的一部分逐渐交付给对方,也想着守护着对方。

多重的状态

恋爱也是一个在漫无目的,有目的,多变的目的等等状态中切换的状态。

这或许是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状态,但仔细想想自己对 Ta 产生恋爱的冲动或许就有从分析了。

一开始为何对 Ta 有好感,逐渐熟络之后开始思考的未来,选择是否继续下去,是否为了什么而接受 Ta 的各个方面。

一路下来,如果自己没有隐约的目的性或许早会不再爱慕。

为了满足自己而和 Ta 的开始;为了能得到 Ta 的陪伴而接受了 Ta 的缺点。

新鲜感过去后平静下来的自己或许又成了漫无目的,选择结束重开一个,亦或是选择打破喜新厌旧。

重新喜欢上为了 Ta 做出的付出。这都是目的,不一定为了自己,但在一路上一定会经历很多的目的改变。

过程

恋爱更是一个过程,一个从互相有好感或互相被优点所吸引,到互相喜欢上对方几乎一切的过程。

一个从为了自我满足,到满足对方而会感到满足的过程。

正如提过的,行为的渐进,目的的渐进,都体现着恋爱是一个过程。

无论选择长期还是短期,无论经验丰富多少,无论人品好坏,都终将是一个过程。

只是过程中经历的或许大相径庭,只是在我的观点中恋爱应该会是正如标题所写的过程。

总而言之,对恋爱的主观理解,这三者不是组成部分,而均是从一个方向的切入思考。

二、恋爱心理

恋爱中的部分常常产生的心理分析

1. 依恋和归属感

这样的情感或许本应是家人最能给予的东西,但总所周知并非所有家庭都如此美满和正向。

即使拥有美满家庭,恋人能给予的依恋和归属感也可能是家人无法给予的另一种情感。

在一个家人能给予依恋和归属感的环境下,恋人能给予的便是作为一个没有必要却愿意给予肯定和依靠的感觉

而在一个家人不能给予依恋和归属感的环境下,成长出来的人或许会是对感情冷淡的,对周边人的感知会低于一般水平;

另一种便可能会是极度缺爱的一类人,他们所需的依恋和归属感便很容易的寄托到了恋人身上。

这是一种作为群居生物的本能需求,也更是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获得到支柱感的途径。

依恋和被依恋的感情或许正是他们需要的。

2. 嫉妒和猜疑

恋爱大多数是二人世界,不仅因为人生来具有的占有欲,也因为二人世界是最安全最不容易破坏两人感情的关系。

所以出现了可能得第三者,难免会产生危机意识,也就是嫉妒和猜疑,这种心理的产生一般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只是处理的方式各有千秋。

处理方式决定着是否会将嫉妒和猜疑的心理转化为对立的关系。

3. 浪漫

浪漫或许是最复杂的恋爱情感之一,很难从生理角度切入,只能靠其他基本的情感整合出浪漫可能得构成。

PS: 后面越写越水啊,可能有空了会再继续写吧…